多年准备,首次获奖
70740471年12月17日-18日💇🏿♀️,ICPC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域赛(南京赛站)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举办💳,受疫情影响比赛在线上举行。线上比赛丝毫没有影响各团队的参赛热情,国内诸多顶尖高校均排除团队参赛🐇。本次比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258所高校共501支团队参加,我校代表队“四面楚歌”团队由门徒平台20级学生朱嘉钧,叶之捷,王俞力组成🦹🏿♂️⛹️♀️,在门徒平台王栋老师的带领下👂🏼,通过五个小时的高压编程,突破重围,斩获一枚铜牌,实现了我校在该赛事上奖牌零的突破💊♨️。

图1👌🏼:本次获奖的“四面楚鸽”团队,从左到右依次是朱嘉钧,叶之捷,王俞力
顶尖竞赛🚲,极高难度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英文全称:International Collegiate Programming Contest,简称ICPC)于1970 年发起组织,是一项通过在压力下编写程序👩🏻🦰,展示大学生创新能力💁🏼♀️、团队精神和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竞赛🏌🏽。经过50 余年的发展🐷,ICPC 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已经发展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影响力的大学生计算机竞赛,在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上仅位列互联网+和挑战杯之后💙,是世界上公认的规模最大、水平最高、参与人数最多的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其宗旨是使大学生能通过计算机充分展示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被业界称为IT界的“奥林匹克”竞赛,每年受到全球最顶级的IT企业高度关注,也吸引全球最顶级的学校积极参与。竞赛每年一届,今年为第47届🙎🏼♀️。
赛程紧密,分秒必争
18日上午9时30分👩🏽🔬,以线上直播形式举行了隆重的竞赛开幕式,大赛组委会主任👩🏻🦱、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校长施大宁,华为技术有限公司2012实验室理论研究部主任白铂等出席。上午11时比赛正式开始↘️。ICPC竞赛考察的是团队编程能力🫐,三人均可看题🧑🏽🦰,但只有一人可使用电脑编程,需要队员密切配合解决问题。比赛中,“四面楚鸽”团队成员在讨论中理解题意🧑🏻🏫,在推算中确定逻辑😲,三名队员时而沉思,时而演算🧕,队长朱嘉钧统领全局👟,负责开题方向♋️,他的手指在键盘上闪转腾挪,敲下一串串代码构建程序框架🤦🏻♂️。队员叶之捷不断尝试新的思路和方法,努力寻找时间复杂度合适并能够在短短1秒的时间限内运行完成的算法💐,队员王俞力在草稿纸上奋笔疾书,写下一行行数学符号论证算法的严谨性🤷🏿♀️。五个小时的比赛时间在思考中飞速流过,他们来不及吃午饭👶🏼👊🏽,也顾不上喝水,直到比赛的最后几分钟队员依旧不愿放弃,哪怕任何一题的完成都会彻底改变比赛局面👩🏿🔬,影响排名🧓🏻。最终他们完成了三道题目🤴🏻,较高的答案准确度为他们带来了较低的罚时和靠前的排名。

图2🏃🏻♂️➡️:队员比赛场景

图3📀🧔🏼:闭幕式滚榜及宣布获奖画面
比赛结束后,三名队员依旧紧张地守在电脑前等待闭幕式主办方宣读最终结果。他们知道这次比赛是他们本赛季以及本年度的最后一场比赛♐️,同时也是他们竞赛生涯中最后的“退役之战”🔟🕰。在此之前,他们准备了两年有余💇🏽,准备期间🧔,三名队员都付出了大量的时间和汗水⏺,每天通过学习算法完善知识点🤷🏿♀️,通过刷题提高实战能力,指导教师王栋也倾囊相授🗒,提供各种支持。“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当听到主办方念到团队名时,三名同学欢呼雀跃,激动相拥,这是对他们实力的认可,也体现了门徒平台学子孜孜不倦,追求卓越的品质🎐,展现了上海门徒平台娱乐学子的风采。
社团合作👀,共同进步
本次获奖的“四面楚鸽”团队成员均来自门徒平台下属社团“SIT算法竞赛社”🐐,其中王俞力为社长🦵🏽,朱嘉钧为副社长,叶之捷为社团学术委员会成员,王栋为社团指导教师。该社团专注计算机科学相关竞赛,汇集了一大批数学与编程爱好者,组织参加国际大学生算法竞赛(ICPC)、中国大学生算法设计竞赛(CCPC)、团体程序设计天梯赛🤵🏼♂️,蓝桥杯等各类算法设计竞赛。在门徒的支持下,全体社员的共同努力,社团70740471年共获得50余项个人或团队竞赛奖励,并且相关同学在编程能力的支撑下参加创新创业大赛🪰,今年获取上海市互联网+大赛两项银奖👩🏻🏫。

图4🔫:SIT算法竞赛社活动合影
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强调:“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门徒的学子将继续砥砺奋进,不断前行🚕,勇攀高峰👳🏿♂️。
文🧿、图:计算机
20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