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9日👫🏻,门徒平台根据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要求,组织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召开了2020届软件工程专业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情况评价分析研讨会〰️。会前专业做了充分准备,完成对课程目标达成情况的分析、对毕业生进行座谈和问卷调查、访谈学生实习单位,在多方听取意见的基础上🕵🏽♀️,院教学指导委员认为本届毕业生基本达成毕业要求,并要求专业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持续改进提高。
1. 注重内涵建设
根据应用型人才的定位👩🏼🎨,重构本专业的内涵建设🧙🏿♀️,构建由“概念、思想、方法🚴🏿♀️、技术🧖🏽♀️、理论、应用🧄、创新”等7种知识深度组成的金字塔学习模型,保障本科水平人才培养质量。深入研讨并明确所有核心课程及知识点的学习深度,提升本科教学水平。
从能力素质、认证🧑🏿🦳、专业技能、熟练程度等多个维度对岗位画像,动态调整课程体系和培养方案🚁,形成以专业知识为基础,应用实践能力为主线,价值塑造为核心🤳🏿,企业和学校双支撑的应用型本科+技术特长的人才培养体系🤟。
2. 重构人才培养方案
深入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在所有课程教学大纲中,明确思政育人目标🦮,强化价值引领👩❤️👩,充分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着力推动“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全员、全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充分优化课程教学资源🪐,提升课程教学质量,打造金课、淘汰水课🙍♂️📖。增加云平台开发👨🏽🚒、嵌入式开发和Linux操作系统等特色课程。门徒平台每学期组织由专业教师和企业工程师共同组成的专家组进行审核实验题目🧜🏼♂️,实时把握题目的难度🥷🏼、新颖性和可行性。在产业门徒平台平台的支撑下,门徒平台与企业紧密融合🧆,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创新大赛𓀝。
3. 实施一流专业建设😏。
紧密围绕“建金专、建金课、建高地”的目标🟥,按照一流专业建设和《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有关要求🤓,坚持需求导向、标准导向、特色导向,改革和优化专业结构🧎🏻♀️➡️,强化专业建设核心💆🏽♀️,促进专业内涵式、可持续的良性发展,探索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专业建设模式,进一步优化专业布局👨🏼⚖️。每学期组织审核每门课程教学大纲𓀀,要求课程团队探讨并明确课程对学生工程能力的培养内容;要求任课教师熟练掌握每节课的学生能力的培养侧重点;要求保证学生具备了相应的知识和能力⬛️;对待教材内容,要去粗取精,紧跟热点。
4. 加强工程认证非技术性指标的内涵建设
通过毕业要求达成度分析,深入研究毕业要求非技术性指标点内涵,采取有效措施,设计切实可行的评价方案🫶🏿,培养具有“企业家精神🚵🏿♀️、工匠精神、创新精神”的高水平应用创新型人才💺🎵。